搜索
秋分养生运动:收敛精气,平和体魄,为冬藏奠基

发布时间:2025-09-28 浏览次数:33

秋分养生运动:收敛精气,平和体魄,为冬藏奠基


秋分之后,自然界呈现出“燥、凉、收”三大特点:阳气渐退,阴气渐长,昼夜平分后夜渐长;天干物燥,秋风肃杀。人体的阳气也随之开始收敛。因此,此时的运动养生关键在于 **“收敛”** 二字,目的在于保养肺气,滋润身体,为冬天的“藏”做好储备。


一、 秋分后运动的核心原则


1.  运动主旨:从“泄”到“收”

    告别夏季的挥汗如雨,秋季运动应以 “微微汗出”为度。出汗过多会耗损阳气,违背秋收的养生原则。感觉身体发热、气息通畅即可,切忌大汗淋漓。


2.  择时而动,避风避寒

    最佳时间:等太阳升起之后(如上午9-10点)或下午阳光温和时(如3-4点)。此时气温回升,阳气较盛,可以温通经脉,避免寒邪侵袭。

    特别注意:清晨和夜晚寒气、风邪最重,此时锻炼易受风寒,引发感冒、关节痛。尤其要避开寒冷的秋风。


3.  侧重锻炼呼吸,养护肺脏

    秋气通于肺。应多选择能加深呼吸、锻炼膈肌的运动,如慢跑、登山、太极拳等,有助于增强肺活量,抵御秋燥。


4.  热身与拉伸尤为重要

    天气转凉,肌肉和韧带的弹性降低,关节灵活性变差。运动前必须进行充分的热身(5-10分钟),运动后要做细致的拉伸,防止运动损伤。


二、 强烈推荐的秋季养生运动


1.  登高望远

    养生功效:这是最应景的秋季运动。登山过程能锻炼心肺功能和下肢力量,而山顶远眺则能开阔心胸,化解秋天的悲愁情绪,符合“使志安宁”的养生之道。

    提示:量力而行,坡度不宜太陡。出汗后及时擦干,不要在风口久留。


2.  慢跑与快走

    养生功效:温和有效的心肺锻炼方式。能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新陈代谢,提高免疫力,抵御秋季多变天气带来的疾病。

    提示:选择平坦、空气清新的场地。注意控制速度和时长,以交谈不喘粗气为宜。


3.  太极拳、八段锦

    养生功效:这些传统导引术是秋季养生的绝佳选择。动作舒缓、连贯,讲究意、气、形的结合,能很好地收敛神气,调和阴阳,锻炼呼吸,且对关节非常友好。

    提示:重在坚持,每天练习15-30分钟,效果显著。


4.  瑜伽

    养生功效:通过柔和的伸展和深呼吸,可以滋润筋膜,缓解秋燥引起的身体僵硬和皮肤干燥。许多瑜伽体式还能按摩腹腔器官,增强消化功能(培土生金)。

    提示:选择哈他瑜伽、阴瑜伽等舒缓流派,避免高温或剧烈流瑜伽。


5.  伸展与柔韧练习

    养生功效:在家就可以进行。做一些简单的拉筋动作,如压腿、体前屈、转动关节等,有助于保持身体灵活,疏通经络,非常适合作为早晨的启动运动或睡前的放松练习。


三、 运动前后的特别关照


补水润燥:秋季干燥,运动前后和过程中都应及时补水。建议喝 **温开水**,可以少量加入蜂蜜或枸杞,更能起到滋阴润肺的效果。忌饮冷水。

保暖防寒:穿着吸汗透气的长袖运动服。运动后立即将汗水擦干,添加衣物,防止寒气从扩张的毛孔侵入。

配合饮食:运动养生需与饮食结合。秋季宜多食滋阴润肺的食物,如梨、银耳、百合、山药、芝麻、蜂蜜等。

聆听身体:“春困秋乏”,如果感到特别疲劳,应减少运动量或休息,不要强行锻炼,遵循“天人相应”的自然规律。


总结而言,秋分后的运动,不应再追求 intensity(强度),而应注重 depth(深度)与 harmony(和谐)。让身体在动与静之间找到平衡,平稳地完成从夏到冬的过渡,为健康越冬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
下一个
已经是最后一篇

版权所有 © 江西怡和医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2001572号-1 赣公网安备36012202000304号 技术支持:易动力科技